香港青年大学生内地交流计划的政策效果如何?一项基于随机对照实地实验的公共政策评估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刘建政研究团队围绕“香港大学生内地交流计划的政策效应”主题,分别在《公共行政评论》和Frontiers in Psychology发表了题为《交流计划提高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了解和好感吗?》和《Does the mainland China–Hong Kong exchange program change the views of loc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ng Kong on regional cooper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group pre-test post-test experiment》系列论文。《公共行政评论》是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在公共管理领域久负盛名。Frontiers in Psychology在2023年影响因子为2.6,位于SSCI心理学综合JCR二区。

研究问题与意义

提高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内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内地的了解,增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和友谊,支持香港青年大学生“北上”到内地发展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直是中央政府促进港澳地区“人心回归”的重点工作。2011年8月18日,时任总理李克强在香港大学百年庆典上宣布中央政府将启动一项专门面向香港青年大学生的计划——“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该计划预备每年资助1000名港大师生访问内地,并在之后几年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成为促进香港青年大学生“人心回归”的重要抓手。

到目前为止,交流计划已经资助了成千上万次交流活动,并花费了数亿的财政投入。对于决策者和学术研究者而言,有必要知道这项计划在促进香港青年大学生“人心回归”方面有没有效果?效果多大?

研究思路

对这项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首先需确定“人心回归”的测量标准。学界认识到人心回归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未有对“人心回归”长期性具体的内涵做出概念上的界定和详细阐述。本文认为对香港青年“人心回归”的衡量和追踪应该分香港青年开始融入国家之前,以及开始融入国家之后两个时期。在融入前的时期,香港青年“人心回归”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1)对内地的认知得到提高、 2)对内地的观感得到改善、 3)愿意合作、 4)愿意融入。因此,此系列研究从这四个阶段对于交流计划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

图1. “人心回归”的阶段概念模型

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来评估交流计划的政策效果。随机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是一种兼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且在实验干预前后对实验对象有两次测量的实验设计,相较于传统的双重差分法,随机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能够更好地控制干扰因素的影响,实现可信和有效的因果推论,从而产生科学的评估结果。

本研究采用了志愿者抽样的方式来招募实验参与者,因此本研究的结论可能只适用于愿意参与交流计划的香港青年大学生。本研究在交流计划前一周和完成七周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了前测和后测。问卷涵盖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对大湾区城市的了解和好感、区域合作与区域融合,以及实验组对交流计划的满意度。研究和问卷设计均获香港大学非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

分析结果

交流计划显著提升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的兴趣和了解,但并没有显著改变他们对内地城市的好感。量化分析显示,参加交流计划的学生对大湾区城市和城中村的兴趣是未参加学生的23倍和12倍,对大湾区各方面的了解程度也显著提高。交流计划显著改变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合作的看法,但并没有改变他们对于区域融合的支持意愿。量化分析显示,参加交流计划的学生更同意“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内地与香港合作”的机会概率是未参加学生的6倍,更认可港珠澳大桥利大于弊的概率是4倍。尽管参与学生更同意将香港和澳门纳入珠三角规划,但这种差异性并不显著。

综合以上分析,交流计划短期项目能显著改善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认知,但没有显著提升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好感;交流计划短期项目能显著改变香港青年大学生在区域合作某些方面的看法,但不能显著改变学生在区域融合上的看法。

后记

这两篇系列论文的灵感源于作者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担任助教的经历。那时作者负责带领香港大学本科生前往内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作者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开展一项随机对照实验的机会。在国内,进行此类政策评估的实地实验并不多见,因为学者们鲜有机会亲身参与到政策的执行中,更难以掌控政策的实施细节。

论文的发表历程充满了挑战:实验虽在2015年便已完成,但论文却“周游列国”,发表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其中一篇于2021年在《公共行政评论》刊出,而另一篇则最终于2023年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发表。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英文论文的外审过程中,有位审稿人认为论文是“a propaganda of the Communist Party”。幸运的是,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未受此类偏见影响。感谢合作者的支持和鼓励。

论文

刘建政, 张曦文, 李劼, 宋静, 李卫锋和吴健生. (2021). 交流计划提高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了解和好感吗?——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实证分析. 公共行政评论 (04), 155-174+200.

Liu, J., Li, J., Zhang, X., Song, J., Li, W., & Wu, J. (2023). Does the mainland China–Hong Kong exchange program change the views of loc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ng Kong on regional cooper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group pre-test post-test experimen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4, 1078437.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3.1078437